金融聚力,產業向“新”,發展向“前”。
“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,加快建設金融強國”,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金融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。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發展的重要方法論。
作為全國首家民營銀行,中國民生銀行誕生於中國市場經濟建設和金融業改革的大潮中,尤其應該以獨特的體製、管理、產品等多方面創新,為金融五篇大文章添磚加瓦。
在全球化和數字化浪潮中,供應鏈金融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。中國民生銀行長沙分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始終堅持“以客戶為中心”,通過創新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,助力企業破解融資難題,提昇運營效率;為產業壯大提供金融支持,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,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共築供應鏈金融生態圈,獨木變森林
近年來,中國民生銀行深耕不同行業日常交易特點,在汽車、醫藥、白酒、家電、建工、政采平臺等六大領域發力,從產業特性、結算方式、付款週期、資金流向和風險特性出發,打造行業特色化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。根據不同企業的融資需求,提供定製化服務,如預付款融資、存貨融資、應收賬款融資、訂貨融資等融資服務和資金收付、管控、調度管理等財資管理服務,綜合運用各類公司金融產品,形成綜合服務方案,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。
湖南地區某企業是一家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,擁有國內生產能力最大、設備最全、工藝最先進的專業生產線,針對該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之間資金回籠緩慢的問題,我行精準提供“訂單e”產品,將供應鏈融資時點前置至發票開立期間,幫助供應商企業緩解資金週轉壓力。
山高有行路,水深有渡舟。中國民生銀行長沙分行立足湖南產業發展特色,在裝備製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領域加大“鏈”式金融供給。截至2024年10月末,供應鏈融資餘額較年初增加21.40億元;鏈上融資客戶比年初增長654戶。供應鏈金融的擴容上量態勢,助力獨木成林,湖南產業森林枝繁葉茂。
滿足個性化融資需求,守正且創新
如果說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是守正,那麼持續進行管理、產品及相關業務機製完善優化就是創新。
以建築行業供應鏈為例,某企業屬於核心企業的鏈上小微型企業,由於公司整體規模較小。2024年初,該公司承接的項目開工在即,但流動資金不足。我行了解客戶情況后,主動上門策劃解決方案,結合該企業與核心企業合作歷史以及自身經營情況,為企業配置“賒銷E”融資方案,當日就完成融資申請、審批及簽約,解決了客戶資金需求。
針對不同企業的融資需求,我行推出“民生e鏈”系列產品,包括“信融e”“訂單e”“采購e”“賒銷e”等,通過線上化操作,簡化貸款流程,提高審批效率。此外,針對中小企業及其經營主,中國民生銀行推出了民生快貸系列產品,利用信用評估和大數據分析,為企業提供無抵押貸款解決方案,降低融資成本。
數字是供應鏈金融的基座,以大數據為依托,通過持續的產品創新,能夠惠及更多的科技企業、綠色產業以及金融服務的各大對象,真正把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融會貫通,讓金融服務抵達“最后一公裡”。
構建全方位支持體系,用心做服務
某大型國有集團旗下企業,集投資、設計、施工、開發、運營於一體,在項目啟動初期,由於供應商遍布全國,開戶效率較低。我行迅速響應,總分支協同作業,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鏈上所有客戶的開戶工作,獲得核心企業的高度認可。
作為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創新先行者,中國民生銀行於2018年業內率先設立總行一級部門專營供應鏈金融,打造了“民生E鏈”供應鏈金融品牌,為供應鏈上客戶提供結算、融資、供應鏈管理等一體化服務。中國民生銀行長沙分行積極踐行總行戰略,按照湖南省委、省政府部署安排,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的初心,將發力供應鏈金融作為服務普惠金融、做好數字金融的創新載體和有力抓手,積極踐行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以高質量供應鏈金融服務助推湖南重點產業鏈的轉型昇級。
持續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,未來尤可期
隨着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扎實推進,數字金融發展將邁向新階段。展望未來,依托區塊鏈、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投入,中國民生銀行長沙分行將繼續探索供應鏈金融的新模式和新技術,加大對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。
中國民生銀行聚焦客戶“全生命週期”,運用金融科技,打造開放式、特色化、智能化、一站式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。我行針對不同企業製定個性化服務方案,實現標準化與特色化相結合,線上線下相結合,數據增信與風險決策相結合;多渠道快速對接客戶數據,減少客戶網點交付環節,基於大數據實現多維度客戶畫像,通過數字技術優化授信審批和放款流程,實現風險控製和資金精準投放,簡化企業操作,提昇業務效率。
夯實了數字基底,金融舞臺更有可為。通過創新的供應鏈金融服務,為企業提供更加全面、及時的金融支持,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加豐富、高效的要素支持,在三湘大地書寫金融新篇,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添彩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貢獻力量。(作者:中國民生銀行長沙分行黨委書記、行長 常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