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着互聯網、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,線上支付已成為現代人常見的支付方式,其中最常見的支付方式之一就是“快捷支付”。然而,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對“快捷支付”不熟悉,相關風險不了解的情況,通過各種詐騙手段竊取資金,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【案例簡介】
1.不法分子騙取驗證碼等敏感信息
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獲取的客戶姓名、身份證號、銀行卡號、手機號等信息,開通客戶銀行卡快捷支付服務,在客戶收到開通快捷支付驗證碼后,不法分子通過冒充各類工作人員騙取驗證碼,隨后迅速竊取客戶銀行卡資金。
2.利用手機木馬攔截驗證碼短信
不法分子冒充淘寶買家,獲取到賣家姓名、身份證號、手機號、銀行卡等信息后,給客戶手機上發送木馬程序,客戶受騙安裝木馬程序后,木馬程序將自動攔截開通快捷支付驗證碼短信,不法分子通過該方式竊取客戶的銀行卡資金。
【案例分析】
上述案例中,由於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薄弱,導致不法分子竊取到消費者的個人信息,后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方式誘導開通快捷支付交易,最終使金融消費者個人權益受到損害。
【風險提示】
1.妥善保管個人信息。不要在陌生網站上或給陌生人提供過多個人信息,特別是銀行卡號、身份證號、驗證碼等敏感信息。
2.注意公共網絡安全。在使用公共WIFI網絡進行交易時,避免訪問敏感個人信息,公共網絡安全性較低,容易被黑客竊取個人信息。
3.綁定專用的銀行卡。使用專用的銀行卡綁定快捷支行功能,不要存入大量的資金。根據自身的需求開通支付限額,減少資金損失。